非遗美学进校园系列讲座之
“感受手指尖的镂空艺术”
——基础课部人文素养提升之美学讲座七
9月26日下午2点半,长沙剪纸传承人、湖南省剪纸研究会理事、长沙市民间文艺家剪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小娟老师在第一教学楼B栋314教室为警院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文素养讲座“感受手指尖的镂空艺术”。
本场讲座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剪纸的历史和发展史及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本土剪纸文化艺术;剪纸的基本符号和剪刀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在讲到剪纸的发展史时,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纸质剪纸实物是1959年1969年间先后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墓葬群中出土的剪纸,共4批7件,其中北朝的剪纸5件,隋唐各1件。这些剪纸主要采用折剪的技法,图案对称、匀整。同学们听后连连称奇,没想到剪纸有这么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 2006年5月,剪纸经国务院批准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9月,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宝藏!在随后的实践环节,同学们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拿起基础课部为同学们早已准备好的红纸和剪刀,认真地创作起剪纸作品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专注的眼神和认真的样子吧:
经过黄老师手把手的传授和同步展示,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真是太有意义了,不仅了解到了剪纸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创作出了自己的首幅剪纸作品。同学们手中呼之欲出、形态各异的小龙们,不正象征着咱们大美中华腾飞的东方巨龙么!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黄老师也被警院学子渴求知识的态度和了不起的创作激情所感染,对警院学子的优秀表现赞不绝口。
为提升我院学生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基础课部自今年三月以来已经举办了生活美学和职场美学共计6场专题讲座,在丹桂飘香的日子,基础课部再次准备了“非遗美学进校园系列讲座”盛宴,让同学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认识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