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为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平安度过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湖南警察学院的“预备警官”们一放寒假,就马不停蹄地赶赴三湘大地,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大学生“三进”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的各社会实践团队在院系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寒假及春节期间的治安特点和易发的安全事故,充分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安全宣讲和社会服务活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爆竹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氛围和绚丽的“中国色彩”。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孩子们最向往的美好时光,但如果缺乏安全意识或者燃放不当,也容易引发火灾、烧伤等安全事故,从而酿成悲剧。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1月13日上午,湖南警察学院治安系“长安实践团”的成员在蔡伦教师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了长沙县玮思学校,开展了题为“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平安欢度幸福新年”的安全防范宣讲活动。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中,预备警官们利用自己所学的“危险物品管理”的专业知识,为玮思学校的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烟花爆竹的性能、特点,烟花爆竹存放地点等小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警示同学们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引发的严重安全事故,告诉同学们正确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谨防发生安全事故。在安全知识宣讲中,长安实践团的成员通过各种提问、有奖竞猜、与同学们开展生动有趣的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收获满满。
宣讲结束后,长安实践团的学生们还为师生们发放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寒假安全防范宣传手册,包括如何避免陷入“电信诈骗的陷阱”,春节购物、旅游度假的安全注意事项,人员密集的公共复杂场所防止发生踩踏事故等小知识。长沙县玮思学校的师生表示:“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非常好,未来预备警官们给同学们普及安全知识很专业,学生非常感兴趣,效果很好,在学生们的头脑中竖起了一道安全意识的屏障。”接下来,湖南警察学院的各种社会实践团体还将走进社区、企业、开展安全手册发放和宣讲活动,把安全带进千家万户,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次活动是湖南警察学院开展实践育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警察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好社会这个大舞台,开展治安安全、交通安全、禁毒、防溺水、利剑护蕾、反电信诈骗等安全防范宣讲和法律服务活动。他们走进社区、学校、工厂、矿区,成为三湘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社会实践,让警察学院的学生们参与到平安湖南、法治湖南的建设中来,进一步增强了对社会治安形势的了解,也提高了专业技能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达到了“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育人目的。通过社会实践育人教学改革,在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平安湖南社会实践》课程被评为首批社会实践国家一流课程,被省教育厅评为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获得多个省教改项目的立项。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各种社团服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成长,“长安实践团”“安胄实践团”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先后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七彩假期”社会志愿者服务示范社团,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宣讲团”,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共获得了1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和奖励。